陆美贸易战爆发后,双方在科技产业竞争下,从半导体生产供应链资源抢夺,甚至是国防战略物资的稀土资源之争,都成为媒体舆论焦点,澳洲稀土供应商Lynas与德州厂商Blue Line Corporation于2019年签署合作备忘录(MOU),试图创建不依赖大陆方面稀土供应。最新消息指出,电动车锂离子电池材料之一的钴金属,恐怕也会成为北京当局制裁他国的手段。
据韩国先驱报报导,刚果生产的钴矿在2019年占7成比重、高居全球之冠,而且当中14家采矿商,有就8家为陆资把持,占该国产能约一半。也就是说,北京当局能掌握约全球6成钴矿供应量,不仅如此,根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(OECD)2019年报告提及,全球有超过8成的钴矿来自大陆市场提炼。
咨询公司 Energy Brainpool指出,北京当局对钴矿的霸权,在近年来导致价格上涨与材料供应风险,2020年钴价每吨为31,419 美元,截至2021年4月1日,价格飙升59.5%、达5万美元关卡之上,目前钴矿仍是卖方市场,而不是以需求为导向,直至2026年前,全球钴需求量将增至22.5万吨,但是产量只会增至22.21万吨,这让北京当局可以调控市场,并选择优先出货对象。
南朝鲜业界对此表示担忧,大陆可以优先供应给宁德时代和比亚生产电动车电池,将打压LG Energy Solution、Samsung SDI、SK Innovation等南朝鲜电池制造商。
专家认为,北京当局恐怕会拿钴矿当作威胁手段,一如2010年大陆限制出货给日本稀土资源的事件,要是南朝鲜在半导体产业战略、陆美贸易战选择站在美国,大陆可能紧缩钴矿供给,当成制裁南朝鲜经济的手段。
南朝鲜政府曾在2016年与美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(THAAD),北京当局制裁,下令大陆电动车若采用南朝鲜制造的电池,将无法获得补助,导致大批大陆车厂终止与南朝鲜电池业者合约,导致南朝鲜痛失全球最大电动车市场的地位。不过,专家认为,北京当局目前在芯片荒的效应下,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制裁南朝鲜,以免损人伤己。
(中时新闻网)
本文由:开云体育全站app下载 提供